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及名称 | 10519 湖北文理学院 | 学位授权点代码及名称 | 0701 数学 | 学位授权点级别 | 硕士学位 |
一、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数学与统计学院有着60余年的办学历史,数学学科是学校开办最早的学科之一。由原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开办的数学教育专业, 逐步发展而来。199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,并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。2003年增设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。2009年组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。2018年1月为适应学科发展的新形势,数学学科与计算机学科整体分拆,数学学科独立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。2020年增设数据计算及应用本科专业。 为更好支撑学校“以工为主,文理支撑,交通特色,医学优势、多学科协调发展”的学科专业定位,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引领数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,目前我校数学学科在湖北省68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8名。2021年9月数学一级学术硕士学位点获批,并成为“十四五”校级重点学科。 二、学科建设 数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成功获批;数学学科获批学校“十四五”校级重点学科。学科方向特色进一步凝练,大力促进“数学+”模式推动学科团队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发展,建立的“面向大交通学科工程技术问题的数学理论应用研究”的基础理论型科研团队,为交通特色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注入新的活力。 三、学科团队和学科平台建设工作 凝练学科特色方向,加强了学科方向团队建设。组织学科方向团队成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,实时开展团队内部活动。2020年建立了“面向大交通学科工程技术问题的数学理论应用研究”的基础理论型科研团队。团队致力于机械、汽车等交通学科中工程技术问题的数学理论应用研究,通过学科交叉创新,为促进我校交通学科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提供支撑和帮助,2021年王前博士和团队成员李业学博士就获批了1项国家面上项目。2020年联合襄阳市数学学会、康明斯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“基于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动机散热、匹配、振动及噪声控制研究”的“专家工作站”,基于这个省级科研平台,2021年我院与康明斯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,作了横向科研项目开发“康明斯发动机网上展销平台”。学科团队建设反哺教学,对我院数据计算及应用新专业、数学师范专业认证等学院重要工作提供了支撑。 四、人才队伍建设 本年度新引进四名青年博士,2名硕士教师;1名青年教师国内访学,改善了学科队伍结构。鼓励学科方向的各成员积极参加其领域的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,拓宽知识面,了解学科前沿,我院主办各类会议4场。2021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会议(线上线下)300多人次,其中学术会议171人次,各类课程建设培训学习(线上线下)140多人次。共邀请了19位专家、学者来我院做学术交流或座谈。 五、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大力培养研究生导师队伍,鼓励并推动博士副教授及以上教师取得硕导的资格,我院遴选了20名导师,其中10名为我院专职教师,10名为跨学院跨学校的教师和专家。目前丁凌教授与三峡大学联合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。另外,有3名老师担任本校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工作。我院积极参加了我校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工作,也为我院数学学术硕士的招生制定了招生宣传PPT,组织编写了试题库。还获批2021年校级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1项。 六、学术成果 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6项(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、省部级项目15项、厅级项目3项);立项11项(横向项目3项、省教育厅项目1项、市科协项目1项、开放基金3项、校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1项、学校鄂西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基地课题1项);项目结题9项;到账科研经费41.8万。发表科研论文17篇,其中SCI论文7篇,CSCD/CSSCI论文3篇,中文核心2篇。软件著作权1项,学术专著1本。申报或者联合申报了江西省自然科学奖、重庆市自然科学奖各1项;获市科协优秀论文奖3项,襄阳市优秀论文奖3项。 七、学术交流 成功举办了2021年图论与组合数学前沿论坛、2021年偏微分方程校际交流研讨会、2021年数学与统计学院“十四五”数学重点学科推进会、2021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研讨会。成功邀请了校外知名专家来院作学术报告20余场次。 八、存在问题与困难 学科团队的整体科研实力亟需进一步提升,特别是在高层次项目申报与高水平论文发表方面,与国内一流学科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。此外,数学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尚待制定和完善,研究生培养体系亦需尽快构建。 九、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(一)借鉴长江大学、三峡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育人经验,依据学校相关政策文件,制定我院数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,构建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研究生培养体系。 (二)认真完成2023级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及初试自命题工作。 (三)持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,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奠定坚实基础。 |